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



《国家宝藏》让那些沉睡的珍宝在电视上“活起来”

作家: 据新华社、新闻晨报 - 发表于: 2018å¹´12月13æ—¥ | ENG (English)

《国家宝藏》让那些沉睡的珍宝在电视上“活起来”

看展品,听讲座,买文创衍生品……最近几年,逛博物馆逐渐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,人们对博物馆也越来越有好奇心。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《国家宝藏》精选中国9大博物馆挑选出的珍品,用纪录式综艺的手法,讲述珍品的前世今生,唤起观众对文物保护、文明守护的重视。

打开用户群为95后至10后的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(bilibili)视频,24万条弹幕(实时评论)飘了起来。密密麻麻的弹幕下,元代画家黄公望、东晋书法家王羲之、雍正皇帝穿越回清朝,围着乾隆360度立体声吐槽他“农家乐审美”的情景,收割了一票年轻粉丝。

如果不是灯光一直聚焦那只集历代大成于一身的瓷瓶,你想象不到这是一档央视文物探索类节目。

这档被称为中国版“博物馆奇妙夜”的《国家宝藏》播出后,不仅主演频现“微博热搜”,连节目里出现的《千里江山图》、杜虎符、《阙楼仪仗图》、骨笛等文物也成为“网红”。

《国家宝藏》此番与故宫博物院、上海博物馆、南京博物院、湖南省博物馆、河南博物院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湖北省博物馆、浙江省博物馆、辽宁省博物馆9家博物馆联手。节目中,观众能看到这九大博物馆的历史,更看到每家博物馆精挑细选而出的3件重磅文物,了解它们前世今生的故事。

为了让国宝文物能够在电视上“活起来”,节目通过各种不同的文艺手段来演绎国宝,明星担任“国宝守护人”讲述国宝的前世,而考古学者、文博人员、讲解员作为“今生人物”讲述国宝的当下,用小品讲故事的形式串联,穿越古今,展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。

在节目总导演于蕾看来,文物就像一个历经风雨的人,有性格,有生命。“它们不仅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性格、价值观,有些还在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。观众能够触摸到文物身上的温度,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。”

当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,呈现在眼前时,视觉总监胡增鸣惊呆了。演员王刚向这件2400岁的编钟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
编钟和钟架华丽的纹饰,取有人、兽、龙、花、几何形等多种题材,阴刻、雕绘、线描、彩绘等多种技法,华丽至极。

文学总撰稿于新玲当面请教一位研究云梦秦简的教授时,老教授抱着一厚本含有1155枚秦简注释、编号和释文的大书坐在她的面前,“你问哪一枚?”她的心里再生敬畏。

每一段故事的讲述、每一层意义的开掘,都耗费大量心力去比较,去斟酌。每一件作品,不论是艺术创作的表达,还是背景里的细节,都要像文物一样,严丝合缝。

完成每一集国宝的拍摄后,于新玲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打开哔哩哔哩,一帧一帧阅读弹幕,感受观众的反应。

前面的弹幕有人问“楚惠王是谁”,后面弹幕中就有人回答“勾践的外孙”。曾侯乙编钟的故事播出时,弹幕就会飘出“有点战国策的感觉啊”。

27件文物中,有郁郁寡欢之作,有倾注心血之作,还有汇集各路匠人技术的结晶,它们都是每个中国人与历史的情感链接。

“中国的骄傲散落在每件文物身上。”执行导演汤浩说,文物就像一个时空隧道,把你带到过去;你会更了解自己从哪里来,以及自己将到何处去。

对于更多的年轻人来说,这档节目让历史不只是上下五千年的数字,而是鲜活的人、事、物的构建。文物,不再是庙堂之高的陌生物件,而是携带中华文化基因的密码。